|
- 白细胞分类计数_百度百科
血液离心时表层为灰白色,这部分的细胞即称为白细胞。 它是一组形态、功能和在发育与分化阶段不同的非均质性混合细胞的统称,依据形态、功能和来源而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三类。
- WS T 246-2005 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建立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中有关样本采集、血涂 片制备的要求、血涂 片染色、血涂片有核细胞检查的步骤、对检验人员的要求和考核等内容。
- 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 - 知乎
把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用复合染料染色,根据各类白细胞形态特征予以分类计数,得出相对比值(百分率),经观察数量、形态和质量的变化,对疾病有辅助诊断意义。
-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differential count of white blood cell , DC)是指利用染色的血液涂片计算血液中各类细胞的百分率。 外周血液中的白细胞主要有5种,即嗜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嗜碱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它们各有其特定的生理机能,在正常时
- 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临床检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南路1号 邮编:100044 电话:010-68797979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005号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18052910号 网站标识码:bm24000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 网站地图
-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 百度健康·医学科普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在于通过分析血液中各类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比例和数量变化,辅助判断感染类型、免疫状态、过敏反应、血液系统疾病及某些慢性疾病。
-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临床意义分析_百度文库
本文将对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并介绍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 白细胞计数是指测量一定体积的血液样本中白细胞的数量,一般以每升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表示。 正常成年人的白细胞计数范围通常为4 0-11 0 × 10^9 L。 白细胞计数的异常可以提示机体的免疫状况和疾病的发生。 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主要细胞类型,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调节。 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常常与免疫功能紊乱相关。 例如,HIV感染和淋巴细胞白血病等情况下,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异常。 单核细胞是一种大型的白细胞,其数量的变化与病毒感染、某些感染性疾病以及炎症状态密切相关。 在某些感染性疾病和结缔组织病中,单核细胞计数常常增高。 白细胞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可能是由于感染、炎症、免疫系统异常、肿瘤等引起的。
- 白细胞(WBC)计数与白细胞分类的参考值、临床意义
关于白细胞(WBC)计数与白细胞分类的参考值、临床意义,相信很多人都比较感兴趣,医学教育网编辑特撰文如下: (1)白细胞(WBC)计数 成人:(4 0-10 0)×109 L; 新生儿:(15 0-20 0)×109 L (2)白细胞分类(DC)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 01-0 05; 中性分叶核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