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 知乎
维特根斯坦(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全名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犹太人,哲学家,1889年4月26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省,1951年4月29日逝世于英国剑桥郡,享年62岁。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其研究领域主要在数学哲学、精神
- 怎么通俗易懂地解释维特根斯坦的思想? - 知乎
摘自《维特根斯坦说逻辑与语言》一书: 当我们说到世界的时候,我们想到的是所有事物组成的世界,但是这个世界的定义是很不完备的。即使从物理世界考量,它没有考虑时间的因素,更不要说包容所有可能的在物理世界之外的心灵和精神的因素。世界应该是一切之集合,凡是存在的、被思考的
- 为什么说「语言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 - 知乎
知乎,中文互联网高质量的问答社区和创作者聚集的原创内容平台,于 2011 年 1 月正式上线,以「让人们更好的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找到自己的解答」为品牌使命。知乎凭借认真、专业、友善的社区氛围、独特的产品机制以及结构化和易获得的优质内容,聚集了中文互联网科技、商业、影视
- 维特根斯坦说语言的边界即世界的边界,世界之外不可说,不可知,那么思想的边界是什么? - 知乎
一般来说,不愁吃喝的富人就喜欢研究哲学啊,艺术啊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因为现实实在没什么好追求的了。 维特根斯坦也一样,投身进入哲学事业,不同的是,和那些没搞出什么名堂的富家子弟不同, 他是史无前例的双倍哲学家,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能够提出两种截然不同又都对哲学史影响
- 为什么说“语言的界限就是思想的界限”? - 知乎
上面有答案倒是答在点子上。可惜不够通俗。 好吧,我来越俎代庖,用符合我外貌特征即更亲和的方式,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为方便大众,尽量尽量少用术语。 乍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有些意外,因为按道理,题主应该问的是“ 为什么说‘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 ”,这才是维氏要重点讨论
- 怎样理解维特根斯坦这句话「凡是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说的,必须保持沉默」? - 知乎
先来看前半句话,“凡是能说的,都能够说清楚”,什么是能说的?这里只涉及前期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的语言哲学观念,会尽量用最平浅的语言来解释,所说的观念引自国内外专业学者,自己另说的会加以标注。知乎上关于哲学的回答有时候太过玄乎,一堆术语堆砌不知何云也不加以
- 怎么理解 维特根斯坦 :世界的意义在世界之外? - 知乎
简要整理上图的部分相关要点如下: ①某某东西作为某某东西得到领会,就是意义; ②严格地说,我们领会的不是意义,而是存在者和存在; ③惟此在才“有”意义。只有此在是能够有意义或者没有意义; ④所有不具有此在的存在方式的存在者都必须被理解为无意义的存在者。 在现象学的视野中
- 维特根斯坦的作品应按什么顺序读? - 知乎
维氏主干的著作就两本,成书早的那本叫《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成书晚的那本则叫《哲学研究》(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学界一般也按这两本著作把维氏的思想划分成早期和晚期。维氏的早期和晚期思想有很多联系,但在风格、取向和哲学后果等方面的改变太过明显,因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