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经》原文及译文(1~81章)完整版,值得收藏!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
- 我想看道德经!可是好几个版本!到底该看哪一个版本的呢? - 知乎
首先声明一下,这篇文章相对比较适合有一定基础,或深度爱好道德经的读者来读,因为文章里面的很多版本,已经散失,至于初学者应该选哪个版本,在文末会有推荐,但不附链接,只提供书名。 此文为研究道德经有深度指引文章,文章所列举的书名或人名,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查阅。 整体来说
- 《道德经》最准确的版本是哪一版? - 知乎
如题。最接近老子原意的《道德经》,郭店楚墓竹简 老子《道德经》 现在通行版的《道德经》是三国时期的王弼重新整理的。1993年,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一号楚墓M1发现了竹简804枚,为竹质墨迹。其中有字简730枚,13000多个楚国文字。楚简中有很多古籍,其中有三种是道家学派的著名,分别是
- 挑了很久了,买哪版道德经比较好呢? - 知乎
2,严遵《道德经真经指归》。严遵,汉成帝时成都人。《汉书·王贡两龚鲍传》有传。“ 此书又名《老子指归》《道德指归论》,史籍多有著录,然卷数、版本颇有差异。《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分别著录为十一卷、十四卷、十四卷、十三卷,宋以后则多为十三卷。据《君平说二经
- 《道德经》讲了什么?为什么它广受推崇? - 知乎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批古书,其中就包括我们盛行四海的《道德经》。结果经过整理复原人们发现,该版本与我们现在流行的《道德经》版本,存在着一些差异。 传世版《道德经》中为“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道” 而马王堆版《道德经》为“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道”。 前者因循守旧
- 如何理解《道德经》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句话!? - 知乎
这段文字并不完整,正确理解“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首先需要还原老子完整的论述。还原版《道德经》第二十四章再现了老子最初的完整表述: 反也者,道之动也。 弱也者,道之用也。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之道,利而不害。 人之道,为而不争。 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整章
- 《道德经》中所说的“冲”和“虚”有何不同? - 知乎
第4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困扰了我很久。很多人将“冲”解读成“虚”。而《道德经》也出现很多次“虚…
- 如何理解老子《道德经》“弱者道之用”的深意? - 知乎
其实挺简单,别看那些以道理解释道理的回答,我举几个例子就理解了。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释义:事物的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的规律,说“道”在发挥作用的时候,用的是柔弱的方法。天下万物来自于有,有来自于无。 [1]
|
|
|